南屿园里前与刘厝街、上井、玉井毗邻,黄姓居之,始祖黄德益于元末(1350—1368)从闽县义序迁来。
清同治年间(1862—1874),该村青年黄瞻辉,年虽二十余岁,却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不但田中的农活样样干得棒,而且栽种的果树也胜人一筹,特别是他栽种的香丝竹,干粗节长叶大笋肥茁,株株高大挺拔。他栽种的竹笋比五都光明楼(昔叫孤民楼)的“七寸绒笋尾”还佳。“七寸绒笋尾”被清郭柏苍誉为福州地区最佳竹笋,载入他著的《闽产录异》中,驰名八闽。所谓香丝竹,乃福州地区俗名的竹姆,竹姆长出的笋多在农历八月间勃发生长,故亦曰“八月笋”,但也有五月末六月初便破土而出,亦称“六月麻”。香丝竹名称由来,据传乃因其竹之干,是古代造船捣船灰的好材料。古代木船造好,船板之间缝隙需用船灰塞缝,船舱才不会漏水。船灰原料之一是竹丝,八月竹刮出竹丝,纤维细、柔软、丝味香,故此竹人们谓其美名曰“香丝竹”。
那时,八月笋多是切片煮熟后配以豉油、糖、糟或酱等佐料,即成为夏季极佳的菜肴。若切条煮半熟后,放于太阳下晒干,便是笋干。笋干炒肉丝、炒香菇,是当时福州南港上乘的盘菜,闻名福州城。此时名播江南的笋丝还未问世。
黄瞻辉的妻子是平潭人,家道贫寒。一年夏季,黄的岳母因气候炎热,得了痢疾,拉泻厉害,十余天不愈,又无纹银请郎中看病,便打发儿子来黄家取八月笋治病。原来这八月笋煮熟后,其汁呈淡黄色,味略涩带甘,性清凉止泻。明清两代,南北两屿及周边民间便以笋汁来治痢疾,很有奏效。黄瞻辉的岳母几次得了此病,几次食之均有效。黄瞻辉见内弟来报岳母痢疾之病,便挑选了自己栽种的上等笋给妻子带回娘家。
黄妻到了娘家,母亲见她带回了上等笋,就叫女儿把笋切成片,取一半倒入锅中煮,剩一半因怕天气热易变质又把笋切成条丝状放在钵中,用盐水腌后加盖置于桌上。第二天,黄妻揭开钵盖,一看愣住了,钵里的笋肉白生生,软柔柔,汁液呈乳白色,还发出一阵阵含香带酸的气味。她伸手抓起一条笋肉往嘴里送,啊!十分爽口。炎热的夏天吃了这酸口的东西,好解口呀!于是她叫母亲也来尝尝。老人家尝后也赞不绝口:“好味道!好味道!”继而又说:“你这是笨女儿巧制好食物啊!”“妈,您给它取个名吧!”“依娘之见,这食物条丝状,就叫它笋丝吧!”“好名!好名!就叫它笋丝了”。适逢这时,黄的内弟打鱼归来,便把海鱼与笋丝共煮,岂料两物共煮,味道极佳。据传此后,沿海渔民用海鱼来煮笋丝为上乘菜肴来招待宾客,后来又转作婚丧喜庆上桌的盘菜,而且还以东家用的笋丝量的多与少来衡量酒席办得好与坏。
几天后,黄妻见母亲病愈就回家了。她一到家,便把自己不经意中制笋丝的事告诉了丈夫,说:“官人,这笋丝与海鱼相煮,味道极佳。”黄瞻辉听了半信半疑,黄妻见丈夫不信,就打开包袱,取出带回的一罐笋丝给丈夫看。黄瞻辉尝了一口,情不自禁地说:“娘子,你真是巧媳妇无米炊好饭呀!”少顷,他从门角拿起鱼叉到屋后的锦溪叉了条赤鲤,与笋丝同煮,其味比海鱼煮笋丝更胜一筹,称绝榕城,故有“南屿一绝”之誉称。
第二年夏天,黄瞻辉与妻子利用自家种的八月笋制成笋丝在南屿街销售,十分畅销,走俏侯官县和福州城,连沿海的福清、长乐、平潭、连江等县的商人,也纷至沓来购买或订购。
不久,有人对黄瞻辉说:“笋丝可是民间之宝,其价值不亚于酸枣糕,你为何不学精严山的落第秀才吴奴星,也到京都向皇帝进宝呢?”黄瞻辉有自知之明,他想:“吴奴星乃一介秀才,满腹经纶,押酸枣糕进京献宝,皇帝仅赐他‘贡品举人’,令他回乡秘制贡糕,最后抑郁而死。我黄瞻辉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不把笋丝进贡皇宫。”而且他还把制作笋丝的工艺传授给南北两屿人氏,让更多的人攒钱富起来。
黄瞻辉初制笋丝时,刀具是菜刀,把笋切成薄条,然后将薄条称斤拢把,用两条红线首尾缚住,放入水缸里,用盐水泡之,水酸即成笋丝。后来笋丝十分畅销,供不应求。他苦思冥想,发明了薄刀夹板,俗称笋丝刀。用此刀把笋切成圆片,既均匀又细薄,既省时又能出大量的笋丝,满足了购需者的需求。
从此,笋丝生产在南屿的拥有山地的园里前和刘厝街两个自然村逐渐地发展起来,久而久之,生产笋丝成了两村村民的家庭经济收入不可缺少的项目。至今两村还是南屿镇生产笋丝的主要村庄。(■柳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