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9日在闽侯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闽侯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林碧莹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闽侯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全力打好 “五大战役”,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能较好地完成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据快报统计,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36.88亿元,增长19.8%,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40.39亿元,增长3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35亿元,增长28.8%。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基础持续稳固
第二产业引领增长。2010年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37.63亿元,增长28.5%,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487.55亿元,增长34.9%,完成年度计划的3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28.25亿元,增长41.5%,完成年度计划的107.1%。重点行业增势良好,全县5大主导工业行业产值增幅均实现大幅度增长,其中汽车行业实现销售产值213.27亿元,增长73.3%。企业产销率逐步回升,达97.4%。工业园区累计完成规模工业产值307亿元,增长56.6%,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1.7%。
服务业加快发展。2010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8亿元,增长11.3%,高于福州市发展水平,其中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运输邮电仓储业、金融保险业分别增长18%、11.2%、20%和21.5%。现代物流业不断发展,建设一批物流中心和客运枢纽,货物周转量增长23%,旅客周转量增长21%。全年接待游客118万人次,增长17%,旅游收入达2.23亿元,增长18.9%。金融运行平稳,各项存款余额184.29亿元,增长27.3%,贷款余额89.19亿元,增长49.7%。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10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4.23亿元,增长4.6%,实现农业总产值39.76亿元,增长4.7%。粮食播种面积21.39万亩,总产量7.8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3.82万亩,总产量75.56万吨。肉蛋奶产量5.74万吨,水产品产量3.1万吨,植树造林3.5万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点基地实现产值17.2亿元。
(二)需求格局进一步调整,发展内力明显增强
投资强度继续加大。2010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4亿元,增长40%,完成年度计划的100.3%,其中工业投资60.7亿元,增长55.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30.3%。2010年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滚动实施重点项目138项,完成投资150.2亿元,增长114.1%,完成年度计划的104.3%。实施“五大战役”项目136项,完成投资148.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8%。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83亿元,增长25.4%,完成年度计划的102.5%。限额以上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零售额分别增长25.5%、11.2%、12%。
外贸出口恢复性增长。2010年实现出口总额8.79亿美元,增长30.9%,其中:汽车行业出口交货总值7.1亿元,增长70.7%,工艺品行业出口交货总值31.3亿元,增长9.4%。实际利用外资1.35亿美元,增长2.4%。新批合同外资2.55亿美元,增长38.6%。
(三)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运行质量持续提升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实现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40.39亿元,增长33.7%,完成年度计划115.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不含基金)21.35亿元,增长28.8%,完成年度计划109.2%。
企业效益明显回升。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35.5亿元,增长27.2%;利润总额17.69亿元,增长36%;企业亏损面缩小为8.1%,亏损企业亏损额1.76亿元,同比下降10.7%。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705元,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8027元,增长12.6%。
(四)城乡建设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良好
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启动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乡镇建设,青口小城镇建设年度完成投资24.94亿元;荆溪小城镇建设年度完成投资14.24亿元;南屿小城镇建设年度完成投资1.12亿元;白沙小城镇建设年度完成投资7673万元。县城旧城区改造居民安置房建设进入设计阶段,县城新区建设加速推进,市民文化广场开工建设。建成南通污水处理厂,上街大学城管理服务工作步入正轨。
农村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实施第二轮“双百工程”示范村建设,年投入1.3亿元加大农村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洋里、大湖、小箬、廷坪等乡镇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完成三溪口、溪兜水库除险加固、修复农田水利水毁工程130多处;建设、改造提升交通干道、山区通乡公路、行政村通达工程,全面实现村村通。
生态保护节能减排见成效。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完成国家级生态县、生态乡镇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强化畜禽养殖等污染综合治理,改善闽江流域水环境,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把项目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进入。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项目建设,推广使用绿标节能产品,全县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5.5%和2.3%。深入开展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县城规划建成区绿地率提高到34.42%,全县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6%。
(五)民生保障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就业、就医、就学等问题逐步改善。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深化技能培训,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96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完善保障体系,城镇医保覆盖面达76%,年补助902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96%,年补助6316万元。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受益学生6.3万人,继续实施寄宿生、特困生生活补助、免费早餐和热汤工程,保障1.1万名外来工子女就学。提高城镇低保标准,稳定市场基本生活商品价格。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果,获得省知识产权强县称号,2010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标准化学校和校安工程建设,加固校舍8.1万平方米,16所学校通过市级标准化评估。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新建6个乡镇文化活动中心,组织民间民俗文艺演出。全面落实卫生各项防治措施,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1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后劲有待增强,能起到带动跨越发展作用的大项目缺乏;二是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大企业大集团少,经济总量小,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少;三是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要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1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5%、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增长21.8%的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结构调整、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力求更好更快。
(一)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现代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工业。加快第二产业发展,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8.9%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9%以上,规模工业产值增长23.8%以上。在做大做强优势传统产业的同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依托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福州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逐步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文化创意、光机电等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抓好兆元光电、晶圆芯片等项目前期,力促早日建设投产,大力推动一大批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壮大。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引导企业加强专利研发申请、争创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发挥6.18平台服务职能,加速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成果生产力转化进程。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8%以上。发展提升商贸物流业,完善南通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配套建设,推进海峡汽车文化广场、苏宁电器建设进度,加快形成南通、青口、杜坞三大物流园区。建设中心城区综合性商业中心和特色商业街,重点建设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启动建设高档酒店、大卖场,繁荣商贸市场。大力发展近郊旅游业,发挥近郊、温泉、人文优势,积极发展温泉度假游、乡村休闲游、山水观光游、文化溯源游,同时加大景区道路、公益宣传等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发展其他服务业,吸引有实力的国内外金融机构来我县设立分支机构,扩大金融保险服务供给。同时大力发展代理、咨询、研发、设计、广告、法律等商务服务、中介服务。
(二)继续实施“五大战役”,努力增强发展后劲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安排重点项目272个,年计划投资182.64亿元,其中:重点项目战役44项,年计划投资59.09亿元;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120项,年计划投资62.88亿元;城市建设战役14项,年计划投资17.63亿元;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61个,年计划投资38.99亿元;民生工程战役33项,年计划投资4.05亿元。重点抓好闽侯新南港大桥、农村公路、污水处理厂、闽江下游南港南岸防洪堤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抓好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福州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青口投资区、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新增长区域的产业项目建设;抓好县城旧城改造工程、保障房、闽侯县市民文化广场、闽侯县市民服务中心等城市项目建设;抓好青口、荆溪、南屿、白沙试点小城镇建设;抓好安置房、中小学校安工程、甘蔗中心小学及中心幼儿园建设、乡镇卫生院建设、精神病医院迁建、农村饮水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要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对重大项目逐个明确进度要求,确保按期或提前交付使用。二要落实项目资金。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做好项目资金拼盘,及时向金融企业推介优质项目,引导银行信贷投向。三要强化提速增效。继续规范投资项目审批,落实规划、土地和环保等项目建设条件,抓好重大项目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建设。四要加强项目监督。加强对中央扩大投资项目、财政性投资项目在资金使用、工程进度和质量方面的监督检查。
(三)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消费空间能力
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城乡消费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消费能力,全力扩大就业,继续增加居民收入,特别做好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就业和增收工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改善消费预期,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特别要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和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积极培育消费热点,稳定扩大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积极推进家用电器下乡,发掘农民消费潜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以上。大力发展旅游、教育、文体、家政等服务性消费。
稳定出口引资水平。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和出口工作,出口总额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1.35亿美元。强化对出口大户的跟踪服务,重点帮扶一批有出口潜力的企业。支持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开拓新兴市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鼓励先进技术装备和短缺资源进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拓展海外资源市场。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外来资金,推进产业招商、项目招商和驻点招商等招商方式创新,吸引实力强大的外企、国企、民企来县投资兴业。
(四)抓好“三农”工作,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稳步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农业总产值增长6.5%。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优农业、生态农业,加快形成与本地资源和功能相适应的优势主导产业及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旅游产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建设农业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升专业合作组织服务能力。积极培育集生产、加工、物流、品牌创建、连锁经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建立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抓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户保险,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加涉农补贴。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
继续加大基础投入。加快学校、卫生院、集贸市场、通自然村公路等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加大农村户用沼气、饮用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上衔下延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有线电视网,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农村耕地开发整理和地质灾害点治理。积极推进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快实现农村村庄美化、路面硬化、垃圾清理有序化、污水无害化、厕所卫生化。
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全面落实农村综合改革,加强种粮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财政涉农补贴力度。通过生态功能区划分、山区农民转移就业、集体林权制度等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建立完善制度统一、标准有别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非农建设用地、住房和宅基地担保等机制创新,着力解决农民致富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铺平道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
(五)促进民生改善,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长效帮扶机制,着力抓好大学生与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快校安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推进东南学校、南屿中学、甘蔗中心小学等建设。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师资配置,做好教师校际交流和外派培训工作,加强名师、名学科建设,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做好外来工子女、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的就学帮扶工作。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实施城乡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继续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制度,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健康卫生需求。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养老保障,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老龄农民生活补助工作,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探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完善医疗保障,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逐步提高医疗保险补偿比例。同时做好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推广扩面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城乡低保为基础,帮困助老、助学、助医为配套,其它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
稳定居民消费物价。密切关注通货膨胀预期,加强市场价格监控和管理,重点加强粮油食品、农产品、房地产等价格变动监测,正面引导市场预期,严厉打击哄抬价格等各种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房地产调控措施,加快普通商品房供应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稳定房价。
各位代表,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接受县人大监督,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为开创“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