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闽侯县 发布时间: 2012-01-05 09:49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2011年1月19日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

 

前   言

 

   《闽侯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按照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以《中共闽侯县委关于制定闽侯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编制依据。主要阐述“十二五”时期闽侯县发展战略意图,提出今后五年宏伟目标、工作重点和总体要求,《纲要》是引领闽侯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重点专项规划、制定年度计划的总纲依据。我们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认真贯彻实施,引导全县人民围绕《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共同奋斗,努力实现“十二五”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推动闽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加快转变、跨越发展基础扎实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要求 

三、发展目标 

四、空间布局 
第三章  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功能 

一、加快推进县城建设 
二、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三、构筑立体交通网络 

四、加强市政公建配套 

四、强化城市综合管理 

第四章  着力提升制造业,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一、巩固提升优势产业 
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三、打造产业发展平台 
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第五章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二、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着实增加农民收入 
第六章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二、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 
三、繁荣发展特色旅游业 
四、积极发展其他服务业 
第七章  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积极创造就业和再就业机会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五、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六、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第八章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一、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 
二、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三、加强对台合作交流 
第九章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三、建设优美生态环境 
第十章  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加强平安闽侯建设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六、加强规划的宣传、组织、监督和协调 
 
 
第一章  加快转变、跨越发展基础扎实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依法监督和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按照县委的战略部署,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连续四年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实力、经济发展 “十强县”、“十佳县”。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2%,2010年达236.88亿元;财政实力显著提高,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年均增长27.3%,2010年达40.39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不含基金)年均增长32.4%,2010年达21.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显著增大,年均增长41.6%,2010年达200.4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1.9%,2010年达62.83亿元。2010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评价中排名经济实力十强第六位、经济发展十佳第一位、科学发展十优第三位,区域经济总量和综合竞争实力跃上新台阶。
    2、结构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三次产业比重从2005年的16.3:57:26.7调整为2010年的10.2:58.1:31.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农业“五新”推广力度加大,粮油生产保持稳定,蔬菜、水果、食用菌、高山茶等特色农业规模不断壮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畜牧、水产养殖得到规范提升。二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487.55亿元,年均增长2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8.25亿元,年均增长26.7%,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37家。汽车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正逐步形成多品牌、国际化的海西先进汽车制造业基地。工艺、建材、食品、轻纺等传统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成为全省最大的工艺品生产和加工基地。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推进,各乡镇工业区迅速成长,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房地产、商贸、物流、旅游等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量的贡献率达到27%。
    3、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完成了国有企业改制任务,继续简化、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和程序,健全完善网上综合执法服务平台,行政效能显著提高。积极探索分配方式改革,加强审计与财政监督,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各项改革成效显著。投融资平台、惠农政策、教师人事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林权制度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政府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市场运行机制趋于完善。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引进外资项目84项,合同外资7.5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13亿美元,带动总投资12.5亿美元。县内已汇集戴姆勒、本特勒等欧美及台湾、香港地区多家国际知名企业,招商质量明显提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稳定传统优势产业出口规模,累计出口31.69亿美元,年均增长21.6%,累计进口13.74亿美元,年均增长25.7%。
    4、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全县滚动实施基础设施项目95个,累计投资135.6亿元,完成了县城38米大道、县城新区道路、乌龙江大道延伸段、奔驰大道等城镇市政道路建设,完成农村路网建设390公里,浦上大桥、湾边大桥、向莆铁路和绕城高速等项目顺利实施,初步形成公路、铁路、水路立体交通网络。建设闽江下游南港南岸防洪堤(一、二、三期)、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防洪排涝、三溪口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防洪抗旱能力不断提升。建成50万伏东台输变电站,11万伏千家山、南通、甘蔗等变电站相继建成投产,电力能源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电网、通讯、广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步伐,基本实现村村通。实施水利“六千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5、社会事业取得新突破,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水平大幅提升。连续5届保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并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防震减灾工作进一步加强,2009年获评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增强,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教育两项督导以高分和优秀等级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文化体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乡镇综合文化站、市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文体设施相继建成使用,民间特色文化活动有序开展,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得到规范,文体事业全面繁荣。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县医院和县疾控中心大楼建成使用,县二院、上街、南屿、白沙等卫生院完成改扩建,村卫生所覆盖率达95%,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得到巩固和发展,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和人口工作有效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大幅度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经验得到推广,在全省率先推行被征地老龄农民养老补助制度,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扶贫济困工作取得成效。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县城镇累计新增就业4.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521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2%,青口投资区被评为省级创建“和谐工业园区”先进单位。强化各项计生措施,落实计生优惠政策,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人口自然增长率3.47‰,继续保持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城镇职工平均工资24361元,年均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05元,年均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8027元,年均增长11.5%。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住房、汽车、旅游、教育、文化娱乐等新兴消费持续升温。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成效。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和“知我闽侯,爱我闽侯”多种主题教育活动,推进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精神文明创建、爱国卫生运动成果显著。扎实推进领导干部接访机制,有效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法律“六进”、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等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平安闽侯”创建工作成效显著,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县”荣誉称号。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
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根本改变。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既面临加快发展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1、发展优势
    一是独特的区位优势。闽侯县地处省城福州的西南侧,呈月牙形拱卫福州,是福州中心城区向外拓展的重要区域。县城离福州市区仅18公里,距长乐机场43公里,仅30分钟左右车程,闽江干流流贯全境,乌龙江特大桥、乌龙江大桥、湾边大桥等6座大桥横跨闽江将闽侯县与福州市区紧密相连,外福铁路、福厦高速铁路、京福高速公路、324国道等交通主干线穿境而过,正在建设的闽江祥谦码头、南通新岐码头直通马尾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网络,交通优势非常明显。有利于全县积极参与区域交流与合作,有效承接福州、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台湾的产业转移及产业链延伸,推动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丰富的资源优势。全县腹地纵深广袤,物产资源丰富,盛产橄榄、龙眼、荔枝、柑桔四大名果,已探明地下矿有金、钨等21种;名胜古迹众多,有昙石山史前文化遗址、十八重溪、雪峰崇圣禅寺、旗山国家森林公园、万佛寺等景点;山区更是集山、水、林、草于一体,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也是纯天然、无公害生态产品的主要产地;广布的地热温泉也为发展温泉旅游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上街大学城拥有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密集,人才荟萃,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不断深入,为构筑闽侯县科技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增强发展后劲和竞争力,条件得天独厚。
    三是优越的人文优势。闽侯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八闽首邑”之称。灿烂的昙石山史前文化是闽台古文化的摇篮,雪峰寺、万佛寺等宗教文化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旅居海外华人华侨11.6万人,港、澳、台同胞5.5万人,具有丰富的侨胞才智和资金资源,有利于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人才环境,可吸引更多的海外侨胞回乡创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共有27位闽侯县籍院士,他们切实发挥了很好的模范示范作用和科技引领作用,对促进全县科技、教育事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四是优良的环境优势。闽侯县依山傍江,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绿树常青,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于国家二级水平,地表水环境达到功能区标准,森林覆盖率达57%,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9.2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0.3%,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自然和谐。同时,持续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突出服务,完善政策,形成了优质的服务环境和优惠的政策环境,全方位服务投资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五是良好的对台优势。具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和明显的地缘优势,落户的东南汽车和雪峰高山茶等众多台资企业带来丰富的资金、科技和人才资源,有利于两地加强经贸联系、互联互动、互利共赢,开展宽领域、高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使闽侯县成为两岸经贸合作和交流的重要通道。
    2、发展劣势
    一是经济综合竞争力不强。与经济发达县市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表现在过于依赖汽车产业,工业发展不平衡,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潜力也亟待挖掘,第一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是区域发展不协调。平原与山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比较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存在,在居民收入与消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距,制约了农业、农村快速发展步伐,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三是创新能力不强。多数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不强,没有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难以形成核心技术。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存在不足,阻碍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
四是综合服务水平不高。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速推进使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城市面貌和公共服务水平与市民群众期待还有落差。
    3、发展机遇
    一是新科技变命加速推进为闽侯县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后危机时代,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新科技革命的突破口和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已经成为共识。同时,新科技革命将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广泛作用于传统产业,不同产业或产业内部的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不断催生出新的融合产业或新型产业形态,有利于全县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是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为闽侯县谋求大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当前国际技术和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我国正进行重点产业调整和战略性重组,同时台湾也正加快推进第四波产业转移。这不仅为全县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与竞争,积极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为全县充分发挥对台优势,全方位对接台湾产业,完善壮大产业链,扩大对台经贸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拓展闽侯的发展空间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三是海西战略提升为闽侯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从一个区域性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后,海西建设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闽侯县作为海西省会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以及省、市实施意见的具体细化措施,促使全县树立新理念,扩展新思路,为全县充分发挥优势、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指引,使全县在新的起点上获得可贵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推力。
    四是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为闽侯县积极参与区域分工与协作提供了重大机遇。《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对福州的重要定位,福州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东扩南进西拓”发展战略的加快推进,将使全县最快享受到省会中心城市的重心辐射作用,为全县加快发展、融入大福州都市区带来良好契机。同时,闽侯县的功能定位向建设省会城市新市区转变,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发展层次也将得到很大的提升,有利于全县在福州大都市区的层面上更好地承接省市重大项目、积极参与区域分工与协作、优化资源配置,为加快建设大福州市区提供强力支持。
    五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做大做强闽侯县区域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长期以来,闽侯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在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机构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建成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形成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极大地改善了政府的管理方式和办事效率,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充分地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为做大做强全县区域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4、面临挑战
    一是后危机时代外部经济环境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存在很大变数,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经济复苏的过程艰难曲折,国际市场需求很难在短期内显著回升,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升级,使得出口增长形势异常严峻,外经贸发展面临着较大压力。同时,国内“两难”问题增多,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增强,也给未来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
    二是新一轮区域发展带来的竞争前所未有。“十二五”时期全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竞争也随之朝着区域化方向发展,区域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站位福州、环顾海西、放眼全国,闽侯县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从福州市来看,与福州市区及福清、长乐等兄弟县市区相比,闽侯县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差距,而且还面临着福州市区对生产要素的汲取,这在第三产业方面表现尤为明显;从整个海西来看,与经济区内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竞争也更为激烈;从全国来看,各经济区、各省、各县市的发展都在不断加快,产业、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竞争日趋激烈。
    三是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十二五”时期,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从传统竞争优势提升到新竞争优势所受到的资源瓶颈、环境瓶颈、科技瓶颈等制约日益凸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大批工业企业落户闽侯县,交通基础设施事业发展迅速,但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约束也日趋加剧,高耗能、高污染在个别行业仍然存在,结构性污染是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国际和国内对资源、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以及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对产业发展的限制,都对今后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四是提升新竞争优势的要素制约压力大。闽侯县具有丰富的土地、旅游、文教资源优势,存量资产总量巨大,但这些资产的优势还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还未形成产业的连动、区域的连动、人员的连动,还未形成有效的存量资产开发利用新机制,开发力度比较弱,特别是山区资源的开发还远远不够,这极大地限制了存量经济的发展。此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配置市场化低、经济软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闽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凝心聚力,乘势而上,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切实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切实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闽侯跨越发展,努力建设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宜居的福州新市区。
    二、基本要求
    1、突出跨越发展。紧紧抓住国家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海西发展的两个阶段性目标,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推动科学发展。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升和优化第二产业,积极发展服务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努力走出一条符合闽侯实际的发展路子,实现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的有机统一。
    2、突出协调发展。总揽全局,兼顾各方,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关系,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平原与山区发展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有机统一。
    3、突出创新发展。紧紧依靠自主创新,把创新作为推动闽侯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县域。把创新精神贯穿于改革开放全过程,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实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有机统一。
    4、突出可持续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有选择地接受产业转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5、突出和谐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搞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教事业、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等问题,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为民、惠民、利民上。
    三、发展目标
    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四大战略定位和省、市实施意见提出的进一步强化福州省会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要求,以及《闽侯县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决策部署的实施意见》的发展思路,“十二五”期间,以构建福州新市区为目标,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商贸物流集散地、科技文化发展高地、自然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宜居宜业新市区,成为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城区。
总体目标:围绕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更趋协调,经济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位居全省十强县前五位,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增长幅度要超全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实现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地方财政收入(不含基金)、全社会资产投资增长两倍以上。构建学习型和创新型社会,居民素质全面提高。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社会秩序良好,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目标。2015年末,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达到475.5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达到73760元;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年均增长15.5%,达到8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不含基金)年均增长15%,达到43亿元;规模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8.5%,达到1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12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1%,达到12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5年累计7亿美元;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4%,达到18亿美元。
    ——结构调整目标。2015年末,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6.6:57.8:35.6;城镇化率达到6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0%;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
    ——民生改善目标。2015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5%,达到37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实际10.5%,达到13220元;年末常住人口达到6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下。
    ——公共服务目标。基本健全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2015年末,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达到3张;每千人口医生数年达到3人;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以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9.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率达到95%;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率达到95%。
    ——生态环境目标。经济增长、人口布局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更趋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末,森林覆盖率达到6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完成市下达任务。
    四、空间布局
    “十二五”期间,按照新一轮《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新市区的标准和定位,优化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形成“五城一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福州新的增长区域,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迅速崛起的、具有创新能力、富有实力、极具魅力的和谐宜居新市区。
甘蔗新县城:以昙石山文化为依托,突出行政中心功能定位,加快旧城改造、新区开发、荆溪新城和白沙工艺城建设,动建双白大桥(荆溪白头一竹岐白龙),拉开涵盖荆溪、竹岐、白沙的大县城框架,形成跨江发展、两翼联动的新县城格局。
    青口汽车城:以青口投资区为依托,青口、尚干、祥谦三镇联动,打造成为东部沿海先进的汽车产业综合基地,形成集研发、制造、物流、贸易、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汽车城。
    上街大学城:以大学新校区高校为依托,加快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加强新校区市政管理,推动旧区同步发展,打造极具创新力,富有现代文化气息的大学城。
    南屿科技城:以“两园区”为依托,突出高新产业基地功能定位,做足旗山和乌龙江、大樟溪山水文章,彰显文化品味,构建现代生态科技城。
    南通物流城:以现代物流为依托,着力发展农副产品、机电设备、医药机械、五金建材为主的大型商贸物流,建设商旅兴旺的现代商贸物流城。
    山区乡镇:以绿色生态为依托,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都市型特色农业,扶持发展生态旅游业,努力建成生态休闲养生度假胜地,成为环境优美的福州后花园。
    第三章  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功能
    以现代都市的标准,高站位规划、高档次建设、高水平管理,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福州新市区。
    一、加快推进县城建设
    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推进县城建设,并向荆溪、竹岐、白沙拓展,提高关键节点城市设计水平,努力打造一批标志性建筑和城市景观。加快县城旧城改造步伐,完成一期335亩建设任务,推进二期、三期改建。扎实推进新区开发,建成滨江新城城市综合体、市民服务中心、市民广场、金融广场、江滨湿地公园以及县文化中心、科技中心等,规划启动荆溪白头—竹岐白龙闽江大桥、竹岐榕岸沿江城市综合体、金水湖高端地产等项目,全面提升县城档次和品位,打造功能完善的行政文化中心和宜居宜业宜商的滨江山水新县城
    二、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按照建设福州新市区要求,以青口、荆溪、南屿、白沙4个省市级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坚持科学规划、强化产业支撑、实施综合开发,完善基础设施。青口完成2700亩小城镇中心区建设,加快建设拓展区,建成福州东南部现代化汽车产业新城。荆溪小城镇完成徐家村、光明、溪下三个片区建设,建成山、水、城相融的宜居宜业新城。全面落实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有关财税、土地、户籍、就业、金融等各项政策,加快镇改街、村改居步伐,逐步实现农民居住生活社区化、从业非农化、资产股份化、福利社保化,有效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
    三、构筑立体交通网络
    强化规划引导,把交通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加快构筑立体交通网络。全力建设大樟溪新南港大桥、南北江滨路、旗山路等城市快速通道,完善区域路网,积极配合京台高速、福银高速及南连接线、地铁二号线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半小时快速交通圈”的目标。加强闽江水运开发利用,加快闽江祥谦码头、南通新岐码头续建工程,积极整顿沿江零散码头,推进航道升级改造,强化综合性中转码头建设,形成以闽江、乌龙江为骨干航道的通达城乡的内河航运体系。全面完成各乡镇客运站,青口、南通、荆溪三个货运站建设,完善城乡公共交通营运体系,优化公交停车场和公交中心站布局,形成通畅的城乡交通网络。
    四、加强市政公建配套
    坚持“有序推进、积极超前”的原则,统筹安排水、电、气、污水垃圾处理、信息网络、园林绿化、公厕等市政公建配套。优化水源地、取水工程、输配水管网设施布局,新建和改扩建水厂3座,饮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加快推进电网布点建设,配合抓好福州西50万伏变电站和南屿、马保、侯官、祥谦等11万伏变电站10座、主变10台,新建11万伏线路20条120.9公里,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大力推进青口、上街、甘蔗、荆溪片区天然气工程建设,力争到2015年三片区城镇居民气化率达到90%以上,城镇管道气化率达到20%以上。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新建青口、白沙等污水处理厂,扩建南通、甘蔗、荆溪、上街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建成福州第二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密闭化、压缩式、无污染的现代化垃圾中转设施,力争到2015年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提高网络覆盖率。
    五、强化城市综合管理
    建立健全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动态跟踪机制,着力构建数字城管体系,改进城市综合管理办法,创新城管体制机制,共同构筑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完善城建城管综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管理效能。突破管理的难点顽症和薄弱环节,加强市政设施、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城市交通、小区物业等管理,明确管理职能,提升管理水平,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第四章  着力提升制造业,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平台,率先形成产业集聚化、制造信息化、标准国际化、资源集约化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打造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力争打造百亿企业2-3家。
    一、巩固提升优势产业
    依托现有的骨干企业,进一步整合资源,努力促进汽车、机电、工艺品、建材、食品等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大幅度提高产业综合竞争能力。
    汽车。以“奔驰”和“三菱”品牌为龙头,提高产能,开发市场适销对路的中型客车和两厢型小排量轿车等新车型。促进载重车、专用车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加快研发节能环保混合动力客车等新能源汽车。加强对外汽车产业设计研发合作,积极推动德国戴姆勒、台湾中华汽车设计研发力量转移。重点推动发动机、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开发,提高配套能力,打造竞争力强的汽车及零配件产业集群,促进汽车产业整体提升,力争到2015年实现年产30万辆以上,产值300亿元。
    机电。发展高效电机、特种电机,支持新能源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等产业发展,鼓励以自动化技术、液压精密加工技术、新材料应用为依托的关键零部件研制开发,提高成套设备自给配套率。加强电机、数控机床、农业机械、木工机械、食品机械、纺织机械等优势产业的转移和对接,推进成套设备制造及相关产业链发展。
    工艺品。大力鼓励工艺品企业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使用新材料、研发新工艺、设计新款式。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利用国内外资源,根据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生活方式的差异,发展形式各样、门类齐全的适销对路工艺品,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绿色营销战略和出口联盟战略,形成合力,做大做强工艺品行业。
    食品。发挥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支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发展饮料、果蔬、茶叶和休闲食品等产业。强化食品加工安全能力建设,完善标准和检测体系,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大力发展方便、快捷、健康、绿色的食品。
    建材。改造提升现有水泥、管桩、管道、商品混凝土等建筑建材业,更新工艺,提高产能,实现环保生产。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新型建材,积极引进高端卫浴品牌,整合提升人造板企业,着力提高建材生产附加值。
    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突出把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塑造竞争新优势的着力点,重点打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文化创意和光机电等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一大批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壮大。
    生物医药。鼓励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开发高端保健食品、药品、生物基础材料及新剂型,鼓励新型诊断试剂及现代医疗器械的开发生产。加强闽台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对接,重点围绕中药及天然药物、海洋药物及海洋生物资源、生物农业等领域,合作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推广、投资融资,推动闽台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共同发展。
    新材料。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光电子晶体材料、锂电池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制品、生物医用材料等,组织实施金属材料、功能材料、新型纤维和改性塑料技术创新专项,加快新材料产业与应用产业融合发展。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进入新材料领域,壮大产业规模,初步形成新材料产业链或产业集群。
    文化创意。注重根雕、脱胎漆器等传统工艺的传承挖掘,着重发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动漫游戏、广告会展等产业。继续深化闽台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推动对台合作开发动漫动画游戏、广播影视、民俗文化等创意产品。
    光机电。加强闽台合作,以LED、集成电路芯片等项目为支撑,大力发展光机电及相关配套产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构筑光机电研发制造基地。
    三、打造产业发展平台
    充分发挥“三园两区”载体作用,扎实推进园区升级扩容,形成功能齐备、特色鲜明的工业集中区。
做大做强青口投资区。着力发展汽车、机械、电子、轻工、建材等产业,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群;科学规划建设洋下、后福、大义、东台工业片区,提高投资区的规模和整体档次;进一步推动戴姆勒汽车、东南汽车发展,延伸产业链,构筑东部沿海先进的汽车产业综合基地;以海峡汽车文化广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汽车服务、销售、物流、培训等第三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海峡汽车城建设。力争到2015年产值园区突破450亿元。
    提升闽侯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对接省会城市的强势工业走廊和两岸制造业合作重要基地;一期、二期、龙台园、竹岐园全部建成投产,完善甘蔗陈店湖三期,积极向甘蔗青岐、白沙南山洋、鸿尾榜上工业区延伸,重点发展机械、工艺、食品、电子等产业,做大产业集群。力争到2015年园区产值突破150亿元,获批省级工业集中区。
    着力打造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大力发展高端研发、科技孵化、总部经济、电子信息、创意产业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海峡两岸科技创新和高新产业对接与合作的“先行区”;充分利用大学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储备,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成福州地区最具潜力的研发基地和总部集中区。力争到2015年园区产值突破100亿元。
    加快建设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以高成长性及环保、生态、低碳为方向,生物医药园发展生物工程、生化医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产业,机电产业园发展成套设备制造、精密机械、光电、电子等产业,努力将“两园”打造成为福州市承接生物制药产业和精密机械、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力争到2015年园区产值突破200亿元。
    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推进重大产业技术开发,推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重点突破先进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推进大型技术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药物。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推广集成制造、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生产方式。建设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体系,实施创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能力。健全“产学研”协调机制,构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的技术创新联盟。争取一批研发机构列入国家、省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到2015年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到2015年专利申请量达到450件;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核心技术的驰名、著名商标。大力促进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商标授权许可,加快品牌连锁经营、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到国外申请注册商标或者主张在先权利,指导企业利用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第五章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富裕农民”,以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为着力点,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立足全县农业资源优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提高农业整体水平。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面向城市的特色品牌农业。打响“中国橄榄之乡”品牌,突出抓好水果、蔬菜、高山茶、食用菌、林竹、花木等六大产业,形成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菜篮子”基地。根据气候特点,市场导向,鼓励竹岐、鸿尾、白沙等乡镇发展橄榄、脐橙、无公害精细蔬菜、草腐菌,大湖、洋里、小箬、廷坪等乡镇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水果、高山茶叶、中药材、油料、名贵树等种植业,引导花卉种植业往山地转移。同时充分利用宜养区的草山、草地和水域资源,适度发展亲环境型草食性动物和水禽养殖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广“合作社+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培育壮大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参与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到2015年,力争建立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以上,增加现代农业重点生产基地10个。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产品认定认证步伐,推进标准化生产,鼓励、扶持有条件的农业企业注册农业商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力争至2015年增加无公害产品认证10个,绿色食品10个,有机食品1个。
    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重点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以海峡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为引领,加快形成福州市农副产品物流集散地,积极参加各种展销会、贸洽会、交易会,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积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中介组织和农村经纪人。加快发展农村信息咨询业、县乡股份制信用担保等新型业态。培育一批为农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企业,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二、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统筹城乡建设布局,以中心村和农民社区为重点,科学引导新农村建设,避免“有新房,无新村”现象。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通讯、数字电视、水利等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沿江堤防建设,改造和新建排涝站,继续实施水利“六千工程”,加大水毁工程修复力度。完成荆溪、廷坪、竹岐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适耕条件,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农村路网改造,实施村通村公路、自然村公路等新改建项目,实现较大自然村通达硬化公路,形成完善的农村行政村通达公路网络。加强农业机耕路配套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成农村公路村通村、村通乡项目30个,建设规模193.6公里;完成通自然村公路里程150公里。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选择异地新建型、就地改造型和环境整治型三种建设和整治模式,分类指导,分步推进造福工程、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加强农民居住生活区管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灾区重建,改善村容村貌。
    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对少数民族、革命老区等欠发达地区的各项扶持政策,在财政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等方面予以倾斜,争取国家和省市扶持资金,加强对六锦等少数民族村、革命老区村投入,特别是在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改善欠发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各类科技人才和农村干部,逐步提高欠发达地区的整体文化水平和劳动力素质。落实扶贫工作,拓宽对口帮扶渠道,推进开发式扶贫,实施造福工程,扶持培育一批协作示范工程和重点骨干项目,提升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三、着实增加农民收入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侨、台、内资更多地投向农业领域。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增强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切实做好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增强农民增收技能。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加快土地流转,采用合作社等多种农业合作方式,拓宽农民创收渠道。积极发展民营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力争至2015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万人。积极推行农村小额贷款,重点扶持进城农民工返乡创业。实行村级(社区)股份合作制模式,明晰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实行“劳动、资本、土地(承包权)”的优化组合,鼓励、引导农民投资参股,增加农民资产性收益、土地流转收益和劳务收益。努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同步。
    第六章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提速、质量提高、结构提升。
    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依托中心城市、产业集聚区、货物集散地、综合运输枢纽,建设连接海峡两岸、面向全国的现代物流中心,引导和鼓励一批规模大、成长性好的物流企业入驻,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引导工商企业加快主辅分离的步伐,依托大型生产制造企业产业基地的发展,培育原材料和成品分拨物流市场,以及生活消费品配送物流市场,形成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重点建设三个物流园区:南通建成以农副产品、建材、五金机电、重型机械为主的物流园区;杜坞建成具有铁路仓储、转运等综合物流功能的物流园区;青口建成汽车及零部件的仓储、转运的物流园区。加快建设完善粮食批发市场、海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电器、医药、烟草配送物流等专业市场,提升现代物流水平。
    二、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
    通过调整和优化城市商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努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健全商品市场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功能与水平,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扩大商业中心的核心带动作用。大力培育商业中心和特色商业街,着力打造“四城”综合性商业集聚区,重点建设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荆溪新城城市综合体、海峡汽车文化广场等大型商贸项目,建设一批星级酒店,引进国内外知名连锁企业、大卖场,鼓励永辉超市等本土商贸企业做大做强。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抓手,繁荣城乡消费市场。
    三、繁荣发展特色旅游业
    着力推进旅游业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健身休闲复合型转变。重点做好旅游景区文化内涵挖掘、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线路整合及宣传推介工作,完善十八重溪、旗山、石牛山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自然生态游;加快棋盘寨、龙台山等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推进白沙湾、岁昌香山等乡村旅游点综合开发,力争获评1-2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游;进一步打响昙石山文化品牌,挖掘闽都民俗文化内涵,推进闽都民俗园项目建设,提升雪峰寺、万佛寺、灵济宫宗教文化影响力,以林祥谦革命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弘扬红色文化,着力发展闽都文化游;发挥温泉资源优势,推进光明谷温泉小镇、白沙温泉酒店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发温泉疗养、度假、休闲项目,重点发展温泉度假游;同时发展购物娱乐游、工业观光游、校园观光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与景区相配套的餐饮、娱乐、购物、商住等设施建设,持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大力开发角梳、脱胎漆器、根雕、橄榄、高山茶等特色旅游商品,打响特色旅游品牌,力争成为省内著名旅游目的地。
    四、积极发展其他服务业
    积极发展综合代理、进出口咨询、知识产权转让等多种形式的生产性服务业,将研发、设计、广告、法律、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发展面向国家级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加工服务。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商务服务、中介服务,规范和发展行业协会,鼓励商务服务产品创新,发展一批知识密集型商务服务企业。加强金融保险服务,优化网点布局,重点支持三农、中小企业、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融资服务,积极发展城乡财产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盘整沿江、靠城土地资源,引导建成一批生态住宅示范小区,打造一批生态景观设施和地标建筑,构筑一流江景景观,塑造一批各具风貌的小城镇。
    第七章  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全面提升和优化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结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着力提高民生幸福指数,构建和谐闽侯。
    一、积极创造就业和再就业机会
    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扩大就业的作用,促进充分就业。开发和创造政府补贴的公益性就业岗位,用于安置生活困难和就业困难人员,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鼓励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建立促进就业与失业保险、低保工作的联动机制。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军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安置和促进就业的有关政策。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培训的实用性,提高各类劳动者就业能力。通过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校企联动、上下内外结合等措施,不断拓展劳务协作网络。完善县、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畅通用工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为城乡劳动者及时提供就业再就业服务。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依法强化劳动监察和执法力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破解企业用工与劳动者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全面保护企业职工人身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深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落实各类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水平调整工作,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敬老院建设,并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提高养老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继续完善城镇医疗保障和新农合制度,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失业保险动态监测制度和失业预警机制,力争至2015年,城镇失业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加大城乡社会救助力度,规范完善低保工作,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适时提高五保供养标准,继续开展七项助残工程,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推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完善被征地老龄农民生活补助制度,加快建设农民安置房。加强对被征地农民劳动技能免费培训和免费介绍职业,拓展被征地农民就业门路。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共租赁房建设,加大对保障性住房项目用地的投入,强化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监管,进一步改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条件。
    三、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名医”工程,加强卫生人才引进、培养,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投入,重点抓好中心城区和乡镇二个层次医院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卫生所建设,完成竹岐、鸿尾、洋里、大湖、廷坪5个乡镇卫生院和甘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新建尚干、小箬卫生院,实现一乡一卫生院、一村一卫生所,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精神疾病和职业病,增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效控制医药费用增长。至2015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千人医生拥有数达到3人以上、千人床位数达到3张以上。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优生优教优育”工程,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面落实宣传教育、利益导向、全程服务、规范管理、打击“两非”等措施。坚持男女平等,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巩固提升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水平。
    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积极创建教育强县,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逐步提高幼儿入园率,创建6所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力争每个乡镇(街道)建成一所公办幼儿园,幼儿入园率达到93.8%以上。大力提升义务教育水平,保障外来工子女入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到2015年创建2所以上高中一级达标校,高中教育普及率达92%以上,迁建闽侯职业技术学校,创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关心支持特殊教育、社区教育,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加大教育投入,完成校安工程及标准化学校建设,实现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建成“标准化学校”,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快新建住宅区学校配套建设,进一步推动学校撤并、提升工作,缩小校际、城乡、区域教育差距。快速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所有学校“班班通”。逐步推广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稳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完善“双名(名师、名学科)工程”建设,优化提升教师学历结构,提高教师本科、研究生学历比重。加强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争创“福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校”,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培育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高中高考各项比率,创建一批特色项目校和中小学名校,培养更多的学生考入全国名牌大学。
    五、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闽都民俗园、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和青口体育馆等文化场馆建设,完成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继续做好社区健身设施、健身路径、健身广场和健身公园等群众性健身场所建设,提高健身场所数量和人均面积。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修复南屿水西林明代古街、南朝方山寺遗址、林森故居,创建一批省级特色村寨。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实施精品工程建设,推动闽剧、评话等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艺的继承与创新。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繁荣文化市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继续推进省级“农民体育建设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六、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健全完善防汛抗旱的基础设施建设,分阶段对各水库、防洪堤等实施除险加固计划,推进排涝站的新建及改造扩建工程。构建集监测、预警和抢险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系统,逐步建成地震、地质灾害、重大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森林火灾预警预报系统,建立监测网络和应急指挥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救灾避险场所建设力度,每个乡镇村都要建成救灾避险场所,科学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体系,确保重大疫情不蔓延、重大病虫害不爆发,提升安全用药水平。加强人防工作,抓好重点区域人防工程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八章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扩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建立外向型经济,实现互利共赢。
    一、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
    加强外引内联,引资引智,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积极有效利用侨资,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华侨华人新生代、新华侨华人以及华侨华人社团新力量,积极利用华侨华人的才智资源,创造与国际接轨的人才环境。引导侨资投向重点产业和社会事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立足招大商选好商,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搭建平台,吸引世界500强、国内百强企业来县投资,并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储备、包装、推介和协调工作,有效承接产业、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扩展多元合作领域,在继续深化工业领域合作的基础上,引导更多的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拓展会展载体平台功能,鼓励企业境外参展,推介项目,做好企业境外上市服务工作,引导上市公司返程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资源、供应链和价值链整合,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接工程和跨国并购,建设对外商品集散中心和生产加工基地,参与技术标准制定。
    二、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实行市场多元化、经营主体多元化、产品生产多元化战略,优化外贸发展结构,进一步增加机械、工艺品、优势农产品、服务贸易的出口比率,扩大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出口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扩大出口份额。大力实施市场开拓策略,鼓励企业积极加入国际采购供应链,争取国际连锁零售机构到闽侯县设立采购网点。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和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力争新的市场空间,建立境外加工区和贸易网点。以服务贸易、服务外包、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和研发环节为内容的产业转移为契机,鼓励企业扩大服务贸易、改善服务贸易结构,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现从商品出口到品牌出口、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从低端分工到中高端创新的转变,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三、加强对台合作交流
    加强对台产业对接。加强与台湾科技园区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与台湾在汽车、机械、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对接范围。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区为平台,建成两岸农作物良种合作研发与展示基地。充分发挥上街大学新校区的优势,加强与台湾高校的交流合作,鼓励和扶持闽台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深化对台合作交流。加大对台湾农产品的采购和促销力度,以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为载体,创建对台文化交流中心。开展台胞台属寻根问祖等特色交流活动。打响雪峰寺、万佛寺等宗教文化品牌,促进两岸宗教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对台乡村旅游合作,积极推动两岸特色乡镇交流。
第九章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坚持耕地保护制度,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统筹安排建设用地,积极引导土地资源向重点发展领域倾斜,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节约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灌溉技术,改善灌溉设施,节约农业用水;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的使用效率;加快推动城乡再生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引导使用再生水和雨水。节约利用能源。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行业市场准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企业节能行动,确保“十二五”期间节能目标全面实现。加强农村沼气建设,推广使用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等新材料,规划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能源项目。实施一批建筑、交通、公共机构以及商贸、酒店节能示范工作,引导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工作的开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工业废弃物和工程渣土回收利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置,提高可再生资源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再利用水平。推进清洁生产和生产节约。鼓励企业使用消耗少、效率高、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设备,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开展生产节约,减少跑冒滴漏和物料流失。
    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强化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水源涵养功能区的生态补偿制度,做好饮用水源和备用水源的水质保护工作,加强对重点地表水域污染的综合整治,严禁企业废水超标排放;取缔“三江六岸”畜禽养殖场,加快污水管网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按照总量控制要求,有效控制扬尘和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加大非电行业工业锅炉脱硫设施建设力度,削减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量。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实施公交车辆更新计划。强化噪音污染控制。科学布局商业区、居住区和工业区,强化工业噪声污染防治,整治娱乐、餐饮场所噪音扰民问题。扩大机动车禁鸣范围,实施声环境保护工程,减少交通噪声。强化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推行工业固体废物分类管理,推行垃圾分类处理、生物处理和无害化处理,建设青口固废处理二期工程,妥善处理医疗垃圾、工业固废。
    三、建设优美生态环境
    持续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不断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推进“森林闽侯”建设,创建省级“森林县城”。建设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的隔离带以及水体沿岸、道路两侧的绿色走廊,改善居住环境;加快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绿化品位;开展林分改造,绿化荒山荒地,整治裸露山体;以生态风景林为重点,加快城市林建设。积极实施森林碳汇项目,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增加林木蓄积量,促进树木吸收二氧化碳,降低碳排放强度。
    以建设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为重点,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全面落实农村改厕、集镇标准公厕建设任务,巩固提升市级以上卫生村创建成果,建立健全家园清洁长效机制,有效推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积极开展生态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家园清洁”工程。到2015年,实现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目标。
    第十章  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健全法制为基石,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以人才建设为支撑,以平安建设为保障,加强规划的宣传、组织,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机制创新,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服务发展和保障民生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网上审批及效能监察系统建设,切实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强化政府作风建设,完善责任机制和督查机制,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政风行风和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全面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水平。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公益性、垄断性企业的健康运行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高民营经济活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民间、外商和中央直属企业等多元投资主体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加大社会事业投入,落实水、电、燃油、燃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政策,大力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完善金融网点布局。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讨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途径和方法。
    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执行人大的决定、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积极配合人大开展执法检查、人大代表视察及专项调研;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执行中主动与政协协商,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落实依法治县。提高各级国家机关及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办事的能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服务和法治管理水平;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疏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改革事项,实行听证制度和公示制度,促进民主行政、透明行政。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 “知我闽侯、爱我闽侯、富我闽侯、美我闽侯”等多种主题教育活动,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广泛开展诚信实践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诚信素质;大力弘扬社会志愿服务精神,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完善志愿服务网络系统。做好老区、人事、民族宗教、外侨、审计、统计、档案、地方志、气象、水文、老龄、等工作,加快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关爱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加强平安闽侯建设
    健全和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安全运行、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社会治安打防管控、社会管理、基层组织网络运行等六大工作体系,扎实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确保中小学、幼儿园周边地区的安全稳定,深化新一轮“平安闽侯”创建,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重点部位、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日常监管、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力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进一步改善用工环境,坚持用工公平,切实维护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信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下大力气解决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涉法涉讼等群众反映相对集中的信访问题。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的指导方针,加强党政干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六类人才的培养、引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级各类人才。发挥上街大学新校区高等院校、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在人才引进、集聚和交流中的作用,鼓励并帮助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扶持建立企业研发中心、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科研实践基地,不断构筑人才创业平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营造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创新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机制和优秀人才奖励制度,支持高薪聘用拔尖人才。
    六、加强规划的宣传、组织、监督和协调
    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认识规划、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全县要按照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要求,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广泛传播,使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深入人心。强化落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增强总体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约束功能,维护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各部门要结合部门职责,做深做实专项规划,科学编制年度计划。坚持全县一盘棋的大局观,切实加强各规划之间的衔接平衡,形成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加强检查。各部门要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在规划实施中期阶段,县发改局将对“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把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任务纳入各级各部门的绩效考核,特别是约束性指标具有强制性,必须进行分解落实,并重点考核。适时修订。县发改局负责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体跟踪分析,各级各部门对相关领域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在规划实施一段时期后,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要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如当宏观环境发生不可预见的重大变化,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实际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县政府将进行相关内容的滚动修订。
    全县人民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团结一致,乘势前进,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为开创闽侯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