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为提升服务集成度,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闽侯县人社局多措并举,实现便民服务再升级。
细致服务
保障退休人员权益
县人社局采用精准服务模式,通过对全县企业职工参保数据进行分析,筛查到龄参保人员2234人。10月起,每月通过电话、短信、邮寄信件等方式联系企业和职工,提前提醒并告知办理退休手续相关流程,确保参保人员能按时办理退休,及时领取养老保险待遇。
“衷心感谢政府部门服务细致,保障了退休人员的权益!”荆溪供销社参保人员老吴感激地说。今年11月,闽侯县社保中心服务专员在摸排县属国企时,发现了荆溪供销社老吴存在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日期不一致的情况,若未及时修正,将导致老吴无法在原定退休时间享受退休养老待遇。
县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根据文件规定,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日期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中招工(干)登记表、大中专毕业生分配表、军人入伍登记表等资料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县社保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查阅老吴的个人档案,发现其于10月已符合办理退休手续条件,因其身份证出生日期为11月,故单位仍在继续缴费。通过服务专员的提前提醒通知,老吴本人与单位经办人员已于近日顺利完成老吴的退休申请手续办理。
事后,县社保工作人员与全县国有企业经办人员联系,建议对单位参保人员档案中的出生日期进行核对,避免类似现象发生。
精准服务
为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服务
县人社局及时了解退休人员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为高龄、行动不便的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生存认证、政策咨询、待遇调整查询等上门服务,让退休人员感受到社保人的温暖。
“实在是太感谢闽侯县社保中心了!真的解决了我的大困难。”日前,住在晋安区日溪乡南峰村的老杨激动地对上门认证的县社保中心工作人员说。
据悉,今年初,县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在电话通知退休人员进行2021年度养老认证工作时,了解到今年93岁的老杨,因为患有癌症导致脸部大面积溃烂,无法通过电子端人脸识别进行资格认证。县社保中心工作人员立即驱车前往晋安区日溪乡南峰村为老杨进行上门认证服务工作,来回车程耗费近5个小时。
老杨的儿子激动地表示:“父亲年事已高,我年纪也大了,带着他出趟门不容易,现在有了社保上门服务,实实在在地便民利民,我要给人社工作者们点赞!”
主动对接
打通养老金领取“最后一公里”
为做好闽侯县的退管工作,打通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最后一公里”,县社保中心工作人员积极倾听退休人员心声,解决退休人员的实际问题,实现退管流程“制定—执行—反馈”全流程的闭环运行。
一人独居、生活困难的老潘每个月都在盼着养老金到账,可在今年6月,老潘发现养老金迟迟没有到账,于是急忙拨打了县社保中心电话,经工作人员核实后发现,由于未及时进行退休人员待遇生存认证,老潘的养老金被停发。
经了解,居住在福州市仓山区柏林老年公寓的老潘,老伴很早过世,儿女都在外务工,只有春节回家,因此平时老杨都是一个人住在养老院里,而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并不了解其养老待遇领取情况。
“我们在了解情况后,马上登记了老潘的住址及联系方式,并主动对接养老院的工作人员,约好上门时间,顶着酷暑到养老院为老潘进行了上门认证,当月恢复了老潘的退休待遇并对停发月份的待遇一次性补发到位。”县社保中心工作人员江琳说。
不仅如此,县人社局还进一步优化流程,将退休审批、待遇核定、信息采集、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等事项进行优化整合,为企业退休职工免费邮寄《退休待遇计算表》和《退休证》,实现“退休一件事”一次性办理。
同时,县人社局还通过后台对退休人员的信息进行采集和传输,创新采用预留相片数字化处理和乡镇(街道)社区现场人脸数据采集相结合的方式,破解退休审批和信息采集系统数据传输时间差问题,让信息采集工作实现无感化。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陈枫 闽侯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陈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