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支情况
1-2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36.55亿元,同比增收7.14亿元,增长24.26%。其中:县本级完成28.94亿元,同比增收6.74亿元,增长30.38%;高新区完成7.61亿元,同比增收0.4亿元,增长5.46%。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04亿元,同比增收7.11亿元,增长39.63%。其中:县本级完成19.26亿元,同比增收6.29亿元,增长48.47%;高新区完成5.78亿元,同比增收0.82亿元,增长16.53%。
分部门完成情况:
税务局组织收入23.47亿元,同比增收0.22亿元,增长0.93%;
财政局组织收入13.08亿元,同比增收6.92亿元,增长112.4%;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亿元,同比增支2.17亿元,增长16.92%。
(二)基金收支情况。
1-2月份,全县基金收入2.87亿元,同比减收12.1亿元,下降80.86%。县本级基金收入0.4亿元,同比减收10.24亿元,下降96.29%,高新区基金收入2.47亿元,同比减收1.86亿元,下降42.96%。其中,全县土地基金收入2.75亿元,同比减收12.06亿元,下降81.44%。县本级土地基金收入0.3亿元,同比减收10.18亿元,下降97.13%,高新区土地基金收入2.45亿元,同比减收1.88亿元,下降43.46%。
全县基金支出10.83亿元,同比减支7.13亿元,下降39.68%。
二、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财政收入保持增长。
2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和地方级收入分别增长24.26%和39.36收入分别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2.8%和24.48%。
从收入构成来看,非税收入13.08亿元,同比增收6.92亿元,增长112.4%。税性收入23.47亿元,同比增收0.22亿元,增长0.93%,其中:中央级收入11.51亿元,同比增收0.03亿元,增长3.26%;地方级税性收入11.96亿元,同比增收0.19亿元,增长1.6%。
(二)第三产业税收贡献占比较大。
1-2月,全县三大产业的税收收入分别为0.02亿元,14.33亿元,9.12亿元。第二产业贡献的税收占税收总收入的60.43%,同比增收4.58亿元,增长47.04%。其中:汽车制造业税收收入7.14亿元,占比30.43%,同比增收1.99亿元,增长38.73%;建筑业税收收入1.83亿元,占比7.79%,同比增收0.49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贡献的税收占税收总收入的39.5%,同比减收4.37亿元,减少32.38%。其中:房地产业税收收入3.3亿元,占比14.04%,同比增收0.25亿元,增长8.1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税收收入0.68亿元,占比2.91%,同比减收0.79亿元,减少53.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税收收入0.22亿元,占比0.93%,同比减收2.43亿元,减少91.71%。
(三)奔驰汽车大幅增收。
1-2月,“两车”完成税收收入5.81亿元,同比增收1.52亿元,增长35.66%。其中:东南汽车入库税收-0.01亿元,主要是增值税退税0.05亿元。奔驰汽车入库税收5.82亿元,增收1.46亿元,增长33.62%,拉动汽车行业税收增长73.41个百分点,带动汽车行业收入正增长。
(四)财政支出增长较快,民生支出超过七成。
1-2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亿元,同比增支2.17亿元,增长16.92%。其中与民生相关的支出10.61亿元,同比增支0.75亿元,同比增长7.6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0.7%,占比超过七成,支出较多的科目主要是:教育支出3.5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7亿元,医疗卫生支出0.99亿元,城乡社区支出0.76亿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33亿元。GDP指标中非营利性服务业涉及财政支撑指标的“八项支出”合计11.55亿元,增支1.76亿元,增长17.99%。
三、下阶段工作重点
2022年,县财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要求,财政收入进一步提质扩容,进一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1月份财政收入完成“开门红”,为一季度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稳”“开门红”奠定基础。
(一)强化财政收入组织。完善财税部门收入协调工作机制,积极配合税务部门依法加大税收征缴力度;加强化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提升重点税源企业的支撑作用;挖掘非税收入潜力,有效盘活政府资源资产,加快土地收储和出让力度,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有效积聚财力,缓解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促进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二)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等措施,进一步加强资金筹措和综合协调,为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在保障全县重点项目和民生支出资金需求的同时,严守财政收支平衡底线,确保财政可持续。
(三)发挥债券资金作用。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工作,积极争取专项债券支持,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快债券资金拨付和支出进度,确保债券资金到位形成实际支出,避免资金沉淀、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