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在闽侯县
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闽侯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施家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统筹“三大”优势,着力“三城”建设,推动新时代现代化滨江新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45亿元,财政收入总量保持省市前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再次荣登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两大榜单,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排名创新百强县第24位,跃升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第12位。高新区位列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第47位,获评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1、产业提质步伐更加坚实。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67个市级项目完成投资120亿元,高新区园区标准化建设综合考评排名全省第二。“扶持龙头壮大产业”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奔驰汽车等“链主”企业持续发力,11家市级工业龙头企业完成产值266亿元,东南汽车生产线升级完成、实现量产,汽车配件产业集群入选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集中攻坚抓工业“3512”行动有效实施,规上工业产值增长6.5%,培育“小升规”企业79家。工艺品城市展厅开馆运营,“我为工艺品产业发展做奉献”行动反响热烈。“热闹街市”等三产跃升行动扎实开展,“快来闽侯,吃住游乐购”系列促销活动成效明显,培育限上规上商贸服务业企业181家。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建成高标准农田1.02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6.88万亩,闽侯橄榄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新增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白沙镇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称号。
2、创新发展动能更加充沛。均和云谷·东南科创基地、福建国家大学科技园、福建大数据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加快搭建,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91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1家、“科技小巨人”企业40家、创新型企业86家,3家企业入选省级智能制造重点项目,幕派教育科技入选“瞪羚”创新企业,奔驰汽车、祥鑫铝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高新区闽都创新实验室、东方电气(福建)研究院等研发楼交付使用,海峡创新实验室、福耀科技大学等项目主体封顶。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高校科技成果对接转化机制不断完善,26家企业对接技术需求33项。产业工人技能提升体系加快建立,奔驰汽车4名职工获评福建省数字工匠(金牌工匠)荣誉称号,闽侯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功揭牌,合盈机械、创新食品专家工作站入选第十三批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利授权量与有效发明专利量双双位列全市第一。认定省、市、县高层次人才1154人、排名全市第一,建成投用人才公寓1416套、10.87万平方米,东南汽车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竣工投用。
3、项目支撑作用更加明显。“项目攻坚增效年”专项行动有力有效,337项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30亿元,第二季度项目工作正向激励综合考评全省第一。有效投资持续发力,开工、竣工亿元以上项目分别达86个、80个,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招商落地深化攻坚行动”深入实施,落地项目145个、总投资471.55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39个。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有效保障,使用专项债券资金33.8亿元。
4、城乡功能品质更加完善。《闽侯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基本完成,落实《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控制性规划提升方案(荆溪片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30个。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持续加快,新城开发、老城提升统筹推进,首邑大道、苏洋地铁防洪排涝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东南汽车城自来水厂、南通文山至祥谦兰圃段道路拓宽改造工程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落实市级城市品质提升项目195个,改造二次供水设施0.19万户,新辟(优化)公交线路13条。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我的家乡我建设”、村庄清洁“六清一改”等行动扎实开展,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54个,新开通农村客运线路3条,尚干后福村、白沙林柄村、小箬福田村等12个村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上街侯官村登上央视“一年又一年”春节直播节目。“六提升·助创城”攻坚行动扎实推进,落实创城重点工作项目55个,城乡管理水平、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5、县域生态环境更加清新。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认真抓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百日攻坚行动深入实施,“护河爱水、清洁家园”“污水不入河”等工作成效明显,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359家、入河排污口859个,新建(改造)污水管网87.25公里。深化“河湖长制”,河湖保护、管理、治理“三位一体”责任全面落实,获评“全省河长制湖长制正向激励奖励县”。主要流域(闽江、敖江)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达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2%。新建公园绿地195亩、街头小公园10个、立体绿化7处,建成福道18公里,五虎山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建成投用。完成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面积8.1万亩,青口东台“榕树王”入选全国最美古树名单。
6、改革开放工作更加深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国防动员体制、县属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农业水价、“一支队伍管执法”等改革取得突破。营商环境5.0版改革不断深入,办事平均提速30%以上、少跑3趟,“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分别提高到99.94%、84.5%,“在闽侯、好办事”政务服务品牌深入人心,群众满意度达99.94%。项目多规审查由21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项目建设实现“四证同发”,做到“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系列举措全面落实,“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政银企大会顺利召开,新增市场主体2.1万户。退减降缓税费17.5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1%,进出口总额增长8.6%。五虎山国家森林公园与南非开普区(桌山)国家公园签署增进友好合作会议纪要,省长率团见证。深化闽台合作,出台《闽侯县关于支持台胞台企融合发展的八条措施》,推出台胞公寓152套,设立全市首个“台胞权益保障警官工作室”,成立台胞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闽侯工作站,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挂牌开放,第十一届海青节“两岸直播创新体验营”成功举办。侨联组织、异地商会等工作稳步推进。山海协作、东西部对口帮扶工作成效显著。
7、社会事业发展更加繁荣。实施教育项目41项,建成投用闽侯四中实验楼体艺馆、竹岐中学扩建等项目15个,新增学位5580个,成立教育集团37个,实现中小幼教育集团全覆盖。高新区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入选国家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试验区。医疗卫生体系加快完善,县总医院组建成立,县人民医院新设重症医学科,高新区综合医院、上街中心卫生院扩建等4个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投资4.58亿元。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工作持续加强,建成长者食堂30个。第二届侯官论坛精彩呈现,闽剧《侯官女人》获省戏剧剧本征文一等奖并排名榜首,牛头山海洋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县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和预防性保护项目获国家文物局立项,县图书馆再次获评“国家一级馆”,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成功举办。新增市级非遗名录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非遗名录传承示范基地4个。推出“月游闽侯”“畅游闽侯”线路34条,开展“闽侯人游闽侯”体验游活动,出台《促进文旅经济发展十条措施》《支持闽侯县民宿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发布《闽侯县温泉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白沙镇入选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侯官村入选福建省“金牌旅游村”。“与世界 共鱼悦”金鱼文化节、“榕创汇”无人机挑战赛等活动成效良好。
8、群众民生福祉更加殷实。财政民生支出105.8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8%。落实省市县为民办实事项目126个。职业技能培训7600人次,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4500人。建成安商房(安置房)项目18个,回迁153.64万平方米。完成“保交楼”项目4个。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持续提高。医疗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首邑木兰”家庭教育、“红雨伞”妇女儿童维权、“四季帮扶”职工权益保障等工作品牌持续打响,救助帮扶、临时救助等工作扎实开展,关心下一代、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地方志以及科普、档案、老龄、慈善、青少年、红十字、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9、基层社会治理更加高效。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四门四访”活动深入开展,攻坚化解信访积案121件。平安闽侯建设系统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平安建设责任制考评连续七年取得全市优秀等次,简案快办中心入选全国法治公安建设推进会实地参观点。“小团队、细网格”社会治理体系持续完善,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作用有效发挥,入选全市“e体+”治理平台应用试点县,平安三率稳步提升。“八五”普法深入推进。食安创城工作通过省级初评。行政复议与应诉、诚信建设、民族宗教、统计调查、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服务保障、防汛防台、防震减灾、气象、保密等工作持续加强。
10、政府自身建设更加有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三争三领”行动,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持续提振。充分运用省巡整改成果,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依法强化审计监督,完成审计项目32个。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持续纠治“四风”,效能问责51人次。接受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2次,推动政协协商成果转化落实6个,依法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答复市县人大代表建议129件、政协委员提案105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一起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及社会各界人士,向上级驻地机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地部队、消防救援队伍,向关心支持闽侯发展的海内外乡亲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瓶颈,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需加快,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还不够多,引进落地重大项目偏少,土地等要素存在制约,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还有困难。二是城乡宜居品质对比福州主城区还有一定差距,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与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少差距。三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大,做好开源节流工作还要多下功夫、多想办法。四是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依然存在,政府职能转变、营商环境优化任重道远。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挑战,竭尽全力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建国75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根据县委部署,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标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紧扣“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八闽首邑意识,发挥近郊区位优势,紧密融入福州主城,加快建设科教名城、产业强城、宜居新城,推动新时代现代化滨江新城高质量发展,在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中再放异彩。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全面落实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五大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升级,在夯实高质量发展经济基础上取得新突破。
1、推进园区标准化及共享区建设。坚持“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优化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功能布局,打造主导产业链,常态化开展闲置低效土地项目清理处置,完善“3+2+1”配套设施,建设园区“十五分钟工作生活圈”。青口汽车工业园区重点提速东台、兰圃等产业平台综合开发,加快推进高标准厂房、水环境治理等项目,扎实抓好东南汽车产线改造二期、奔驰新车型技改等工作,攻坚推动奇瑞新能源东台整车项目、奔驰新能源车型项目落地,争取园区规上产值突破千亿大关。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加快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速园区三期一支路、食品产业园等项目,推动园区三期开发。发展壮大鸿尾高端建材产业园,提升白沙、竹岐工业园,着力工艺品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谋划新建一批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园,推动产业集群化、集聚化发展。
2、推进新型工业化。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大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培育壮大产业链链主企业,推动释放链主企业“头雁”作用,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系列举措,大力抓工业稳增长,支持龙头企业增资扩产、中小企业提质增效,新增规上企业40家以上。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开展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完成省市技改项目75个、投资135亿元以上,新增“专精特新”企业3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0家以上。强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经济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布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3、推进消费多元化。加快发展商贸物流、总部经济、金融服务、跨境电商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即时零售、国货“潮品”、社区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做大做强永嘉天地、万家广场、正祥广场等商圈经济,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大宗消费。坚持“月月有主题”,持续开展“购车补贴”“汽车下乡”“闽侯人游闽侯”等系列消费惠民活动,提升热闹街市活跃度、影响力。大力营造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环境,策划推出一批特色消费新场景,提升群众消费体验感、美誉度,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4、推进农业现代化。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建设高标准农田0.58万亩以上,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6.68万亩以上。聚焦打响“闽侯菜丫好”品牌,强化与省农科院战略合作,做优金鱼、橄榄、果蔬、畜禽等优势产业,打造市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市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一村一品”专业村7个以上。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协同发展、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培育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以上。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培育产销一体化农产品电商供应链1条以上,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2个以上。
(二)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在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活力上探索新经验。
1、坚持创新引领。以高新区为龙头,以大学城为依托,以创新园为基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科创走廊等项目,支持高新区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平台建设,新增“双创”载体15个、研发公共服务平台20个以上。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增长率不低于15%,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0家以上。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县战略,用好“揭榜挂帅”平台,引进海内外、各领域、高技能紧缺人才,持续打响“首邑之约·智汇闽侯”人才工作品牌。加强知识产权发展保护,新增专利授权6300件、有效发明专利8800件以上。
2、强化项目支撑。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主动衔接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重点规划,强化产业规划和项目策划,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项目,切实做好用电、用水、用地等要素保障工作,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30个,完成投资630亿元以上,建成投用(产)首邑大道等一批重大项目。根据《福州市重点产业招商地图》,瞄准汽车、机电、家居工艺品等产业,充分发挥汽车城城市会客厅、工艺品城市展厅作用,用好可视化招商信息平台,统筹招商线索、盘活招商资源,强化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等工作,引进大项目、好项目100个、总投资500亿元以上。
3、抓好改革攻坚。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速专项债支出使用进度,用好特别国债,严控一般性支出,兜牢“三保”底线。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县属国企改革重组,完善管理考核各项制度,增强“五大投”造血功能。高质量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加强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聚焦政府职能、农业农村、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推进政府机构编制、行政执法、森林生态巡护、农村集体产权等体制机制改革,推出更多更具引领性、标识性的创新举措,打造形成一批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改革成果,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
4、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行政许可清单制度,推进“打包办、跨域办、园区办、就近办”集成改革、“一业一证”改革,做好“四证同发”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实现全覆盖,“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分别提高到99.95%、85%以上,“全程网办”事项占比提高到70%以上,行政许可事项承诺办理时限压缩到25%以内。坚持“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深化“千名干部进千企”“政策红利进万企”等行动,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机制,定期举办“企业家接待日”活动,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5、整合内外资源。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推动进出口促稳提质,力争进出口总额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以上。把握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大机遇,落实支持台胞台企融合发展各项措施,促进更多台胞台青在闽侯就业创业置业,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市两岸融合重大项目库。密切港澳交流合作,广泛凝聚港澳乡亲智慧与力量。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加强异地商会建设,用好侨胞资源和优势,促进更多闽商项目、资金、技术回归。坚持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等工作机制,提升合作共建成效。
(三)坚定不移统筹城乡建设,在增强高质量发展承载空间上展现新作为。
1、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一是汽车城。突出“产城融合”,深耕城市品质和产业配套,加快打造具有区域辐射力、全国竞争力的“汽车之城”。青口重点加快汽车城核心共享区建设,推进科创中心及人才公寓等项目,完善交通路网、生活服务等配套体系。尚干重点提升美食地图,用好海峡汽车文化广场,推进校园路道路工程等项目,构建“七里中心”多元产业体系。祥谦重点发挥“两江一线”生态优势,推进地铁TOD、淘江水系治理等项目,打造“五虎山郊野公园—塔礁洲”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示范带。二是大学城。突出“六个一流”,坚持“一院校一专班”机制,加快打造福州“智谷”。上街重点用好高校资源、创新平台,推进旗山湖国际共享中心、老城区改造提升等项目,发展地铁经济、商圈经济、数字经济,着力打造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南通重点提升镇区路网,发展大市场、大商圈、大物流、大旅游,加快建设大樟溪沿岸现代化商贸服务中心。全力支持高新区海西园及“两园区”建设,着力推动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闽都创新实验室、省创新研究院等成果就地转化,加快建设启迪科技城、保利通信园、紫光总部经济园等特色产业平台,充分发挥双创高新产业孵化基地(海创中心)功能作用,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实现园区标准化建设全省综合排名第一。三是大县城。突出“能级提升”,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加快打造高品质都市生活新客厅。甘蔗重点聚焦建设昙石山文化公园城,加快旗下花园、榕洲花园等旧城改造项目,提升城区交通路网、健身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闽侯“闽江之心”城市风景带。荆溪重点依托连接福州中心城区的有利区位,做大做强福建大数据科技园,提速福州金鱼文化公园、县青少年体校配套路等项目,推动大县城与福州主城区连片发展。竹岐重点加大新区开发建设力度,加快完善闽越水镇、金水湖、地铁2号线等片区配套设施,谋划实施汶洲湖水上乐园、珍稀花卉苗木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高端商务休闲度假区。四是山区半山区。突出“生态效益”,优化特色产业、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区域资源配置,加快打造休闲康养“后花园”。鸿尾重点围绕“多园共建”思路,做优建强高端建材产业园等特色园区。白沙重点加快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力巩固提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创建成效。洋里重点推进“一镇三带”建设,建好“际客小镇”、亲子采摘游玩示范带、避暑休闲观光示范带、高山特色文旅示范带。大湖重点推动雪峰山城建设,提升雪峰一号山地风景道沿线文旅项目,提速雪峰山城旅游集散中心、大坪山圩集市等项目,打造“七彩兰田”精品民宿村。廷坪重点做好“廷坪山货”文章,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建设校地合作研学基地。小箬重点推进“双轴开发”,实施闽江黄金水道文旅发展轴、福田—尚锦高山文旅发展轴项目,提升“四知”文化、牛头山海洋文化影响力。
2、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一是完善基础配套。加快布局便捷交通网络,推进地铁、四环线、双福高速等路网联通工作,谋划实施鲤鱼洲大桥、滨海快线祥谦站公交场站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逐步完善农村路网布局,建成投用侯官大道等一批路桥项目。统筹规划设计、项目谋划、资金筹措等工作,加快推进汽车城、大学城、大县城三大片区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实施闽江下游南港南岸防洪六期工程、龙祥岛防洪堤加固工程等7个重大水利项目,提速城乡供水工程。建成投用220千伏泽苗变电站、110千伏东南变电站。铺设燃气管道13公里以上。二是强化城乡管理。有序推进重点片区、城市节点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做好规划管理服务。拓展智慧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功能,推动职能部门政务数据汇聚,提高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做好老旧小区改造、老建筑保护等工作,改造(更新)老旧小区2个以上,保持“两违”整治高压严管态势,持续提升城市“颜值”。三是着力绿化美化。持续实施城市品质提升项目,有序推进沿江面城一重山林相改善、森林质量提升,建设“多彩靓丽”环城景观带。加强植树造林抚育管护,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完成造林绿化及森林经营面积7万亩以上,确保通过国家森林城市总验收。
3、提升乡村振兴成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推进鸿尾安樟村、上街厚美村等7个市级乡村振兴四星级村项目建设,打造更多“一村一特色”乡村振兴示范村。深化“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大力引进乡建乡创团队服务乡村振兴项目,打造闽台乡建乡创项目5个以上。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落地项目22个以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增加农民收益。
4、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扎实开展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道路保洁保湿精细管理和扬尘治理等措施,全力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全省排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河长日”“河湖长制”,深化“护河爱水、清洁家园”“污水不入河”等专项行动,加快实施东南汽车城水环境治理与修复、城关污水处理厂三期、荆溪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完成污水管网铺设90公里以上,巩固提升全域治水成效。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用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等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农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探索碳达峰、碳中和“闽侯方案”,推进东南汽车城创建零碳园区,提速福大紫金氢能等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布局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低碳变革、治污减碳协同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倡导绿色生活,培育绿色消费观念,创建低碳示范社区,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四)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在共享高质量发展红利成果上达到新层级。
1、打造教育强县。坚持把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用好驻地高校教育资源,持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全面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着力办好高中教育。大力实施县进修校二附小、闽侯一中扩建等31个总投资69.23亿元的教育建设项目,建成县三实小等一批项目,新增学位6480个以上。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推进老旧校园硬件设施和校园文化升级改造,落实全县中小学近视防控教室照明改造任务。创新学科工作室建设工作,发挥名优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建立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每百名小学、初中生配比县级以上骨干教师1人以上。强化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协同发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化校地合作、校际合作、家校合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加大待遇保障力度,完善荣誉表彰体系,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
2、构建健康体系。坚持医改方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县总医院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做好组建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等工作,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强化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引进卫生专业技术人才60名以上。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疾病防控能力和公共卫生整体水平。开展“优生优育进万家”活动,推进儿童早期发展指导中心、亲子小屋等服务阵地规范化建设。聚焦打造“有一种幸福叫‘在闽侯养老’”品牌,健全城乡养老一体化服务体系,加快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持续提升县社会福利中心、乡镇敬老院服务能力、服务品质,加快推进小箬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促县社会福利中心服务等级达国家四级以上、5家乡镇敬老院服务等级达国家二级以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五虎山越野赛等赛事,打造“一县一品”体育赛事品牌。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提档升级公共体育设施,新建(提升)篮球场2个、新增健身路径30条以上。
3、建设温暖闽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实施94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扎实推进安商房(安置房)建设与回迁工作,建成甘蔗横屿花园等7个项目,回迁38.45万平方米以上。稳妥推进“保交楼”工作,力保项目按期建成交付。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新增城镇就业1.52万人以上。全面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参保扩面工作,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75万人以上。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强化社保基金监督,持续做好被征地老龄农民生活补助金发放工作。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落实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任务。实施重点助残工程,深化“巾帼暖人心”活动,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儿童群体,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红十字、残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更大作用。
(五)坚定不移提升治理效能,在筑牢高质量发展网底基础上实现新提升。
1、社会治理服务再提升。持续深化“小团队、细网格”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加强与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融合,探索创设社会治理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落实信访接待日制度,扎实做好信访突出问题和积案化解工作,畅通和规范人民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持续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依托“e体+”智慧赋能体系,推进“一部十中心”融合建设,加快打造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网,提升违法犯罪活动打击整治效能。持续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攻坚行动,大力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做好食安创城工作。加大行政执法监管力度,落实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建设任务。全面推进“八五”普法,加强民族宗教、统计调查、行政复议与应诉、关心下一代以及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诚信建设、防汛防台、防震减灾、科普、气象、保密、档案、地方志、机关事务等各项工作。
2、文明文化建设再发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致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规范化建设,实施志愿服务“五化”建设行动,创建省级、市级文明村镇,提升乡风文明宣传阵地和示范点,推进移风易俗,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确保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升拓展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功能。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昙石山文化片区文创走廊重点项目建设,大力举办“闽剧小戏下基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力争闽剧《侯官女人》参加省市戏剧汇演。
3、首邑特质品牌再打造。打响“来了就是闽侯人”城市品牌,培育“人人都是主人翁”意识,营造“来闽侯、在闽侯、爱闽侯、为闽侯”的良好氛围。打响“闽侯,这么近、那么美”文旅品牌,深入挖掘侯官文化内涵,全力打造侯官文化全景示范区,加快推动五虎山国家森林公园、水西林二期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争创昙石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支持闽越水镇创建国家4A级景区,扩大民宿露营、乡村休闲、研学体验等近郊文旅产品供给,完善景区景点交通等设施配套,不断提高全域旅游知名度。打响“在闽侯、好办事”品牌,着力让企业扎根闽侯、点赞闽侯、推介闽侯,在闽侯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舒心经营。打响“快来闽侯,吃住游乐购”品牌,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打造消费好环境、好体验、好口碑,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必须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着力做到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强化政治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把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及县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提升作风效能。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标对表“七种能力”,提高干部专业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锻造一支具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脊梁型干部队伍。
建设法治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纵深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调查研究、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等制度,做到民主、科学、依法决策。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政协联席会议制度,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坚守清廉本色。持之以恒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民生工程项目、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全面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加快建设节约型机关。
各位代表!挥楫扬帆启新程,踔厉奋发向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全方位推进滨江新城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中走前头、作表率,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闽侯贡献!